他是闽西红土地上普普通通的一位共产党员,乡镇供电所农电工,整天忙碌于乡村小道的农户家中,为乡亲们点亮一盏盏心灯,给山区的农村播撒一片片光明。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宗旨,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
他身材结实高大,黑黑的脸庞,脸上常带笑容,和蔼可亲,乐于助人。因此,供电所员工都尊称他为 “大哥”,百姓称他为“兄弟”。他从事电业已走过了30个春秋,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每当人们向他问起当农电工的感受时,他总是说:“我无悔,我自己选择的职业”。
这就是福建省武平县供电有限公司桃溪中心供电所外线班班长林盛先。
不当“老板”甘当电工
武平县位于福建、江西、广东省的三省结合部,属于福建省的西南部,深居内陆,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因此,当地农民为了寻找致富门路,农村成百上千青壮劳力都外出沿海大都市去“淘金”。
他所处乡镇是我县边远山区,与江西省赣州市相临,且人多地少,因此,在改革开放前就有人外出寻找谋生的习惯。现恰逢国家改革开放优惠政策,桃溪人凭借多年外出经商经验和吃苦耐劳优秀品质,不到几年,武平县桃溪镇成为全市远近闻名的“不锈钢”老板村。他家两个兄弟在家建起了三层洋楼,用上小车成了“款爷”,
并在广东省开起了小厂,而且生意也一年比一年的火红起来。为此,他妻子也免不了几声责怪,“看咱家兄弟日子过得多好,再说我们家两个小孩,现分别上初中和高中,每个月靠你的几百元钱作生活补贴,哪够花啊!还不如辞了电工,跟兄弟一起出去。”望着妻子企盼的眼神,他只好回应道:“现在供电所正缺人手,还是等等看吧!”
1999年春节,他家外出经商兄弟回家过年。因厂里扩大生产规模人手不够,要求他辞去一个月都领不到几百元工资的农电工职业。兄弟劝他:“现在外面正缺你这种电工技术好的人员,如果你能出来帮我们,不到2年时间,我们包你成为‘老板’,赶快跟我们吧,越早越好”。但他始终坚持自己深深热爱的电力事业,不为心动,婉言谢绝了自家兄弟的劝说,动情地对他们说:“虽然这职业不能使我变成‘富翁’或‘老板’,但我心已知足了,况且现在我们村大多数乡亲也离不开咱啊”。
服务“三农”尽心尽职
每提到供电所职工林盛先,就会听到称赞的话语:“‘神仙’是武平县桃溪的名人,大家都认识他,是个好人啊”,“他为人热情,技术又好,有什么用电上的问题,我们都喜欢找他”……
他因有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又热于助人,用户有什么用电难题都喜欢找他,常常是人到“病”除,又因为他的名字“盛先”和“神仙”谐音,所以在当地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神仙”。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桃溪镇逐步成为福建省著名的茶叶之乡,全镇有茶叶加工厂五十多家,在茶叶制作过程中若停电就会使茶叶烧糊,严重影响茶叶质量。为了及时向客户提供停电消息,林盛先收集了每一个茶叶厂的联系方式,并建立重要客户档案,遇到检修停电,他除及时张贴停电公告外,还对每家茶叶厂进行电话通知,尽量减少茶厂损失。遇到客户报修,无论是烈日当头的中午,还是暴雨倾盆的夜晚,林盛先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客户们热情地称他为“长腿神仙”。今年4月,一位叫王盛奎的茶厂老板,为扩大生产规模新购置了一台茶叶加工设备,请人安装投产后,保险丝却时常被烧断,一直没办法正常生产,而每次停电都会烧糊好几斤茶叶,损失数百元。这可急坏了王老板,他马上打电话向“神仙”求救,接到电话,林盛先立即来到王老板厂里,经过对线路的检查,林盛先断定是新装的设备容量太大,导致过流,保险丝发热而熔断,又发现闸刀开关处灰尘太厚而碳化,遇到梅雨天气而造成漏电。更换了大容量保险丝和闸刀开关后,茶厂重新响起了。听到机器的轰鸣声,王老板感激地说:“还是神仙有办法,治好了我的心病啊!”
帮带“徒弟”以身作则
2007年,公司系统号召党员职工与非党员职工结成“一带二”帮带关系。林盛先是老党员,又是老电工,他主动在安全、技能上带好新职工,现已带出的徒弟三批共6人了。他带出的弟子都称赞:“盛先技术好,人缘好,爱帮人,是我们桃溪供电所的‘第一主力队员’。他是‘老桃溪’,人熟地熟设备熟线路熟,我们跟着他,不管‘做人’上还‘技术’上都能学到好多东西。”如今,在林盛先的带动下,桃溪供电所里,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气氛。
2008年初,一场突如其来冰冻灾害袭击了我国大江南北,也给武平县的电网设施带来重创。在海拨800多米高桃溪镇新兰村、新华村冰雪封山、电力线路结满了直径达5厘米粗的冰棒,造成大面积倒杆断线,为了尽快恢复供电,让百姓过上一个亮堂堂的春节,从大年二十五到到初十,整整半个月,他主动带领供电所外线班职工日夜奋战在一线,吃住在就百姓家中,因道路交通被冰雪封住,他就组织当地村民全靠肩膀和两条腿将一条条电杆和金具搬到受灾地点。当恢复供电时,工友们及自己的手上脚上多处起泡和冻伤。在这次抢修中,他处处起着带头表率作用,每天总是比别人起得早、睡得晚,先准备好一天工作所需要的材料及安全工具,晚上写好第二天的工作票和操作票,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从未出现过安全事故。充分显示龙岩电业人“铁军”精神,让当地村民也享受了电力优质服务所带来实惠和便捷,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的肯定。
由于冰冻灾害给福建省福鼎市电网遭受毁灭性破坏,灾情发生后,福建省公司迅速组织全省各地电力系统人员参加福鼎市电网重建工作。武公司领导亲自点名参加抽调骨干生产突击队,在突击队中他是年龄最大的一个队员,在抢险的一个月时间里,他牢记自己是革命老区人民的后代,一定要发扬老区人民的吃苦耐劳精神。他克服地域性和生活习性差异,在每一次抢修中,冲锋在前,不怕疲劳,连续作战,被同事们称为“铁牛”,拿出了一个外线工的硬朗本色,为叠石乡早日恢复供电争取了时间。
他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奋战在农电第一线的老党员,一个活在人们身边的“神仙”。 他不图名、不图利,公而忘私,忘我工作,关心员工,胜似亲人,将自己的青春和才智化作光和热,无私的奉献,把个人的人生价值融入“发展着的电力事业”与社会的进步之中,脚踏实地,用他淳朴的心灵和高尚的行为谱写了一区区动人的青春赞歌。(方明发)